我曾在 NGO、政黨與產業界工作,參與政策研究、國際與國內倡議。這些經歷讓我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政策利弊,理解執行過程中的潛在衝突,並關注衝擊下受影響的群體。在跨國交流裡尋找共鳴、在複雜的體系中協作、在分歧之間建立溝通,是我工作的日常,也正是臺灣在國際社會中每日面對的挑戰。
回到學術場域,對我而言不是抽離,而是延伸。觀察需要紮根,抓住更堅實的土壤,才能長得更加穩固。現在,我在臺灣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碩士,專注於國家安全、經濟政策與科技產業,特別關注全球秩序變動如何改變制度設計與戰略選擇。
同時,我創立了寫作平台「臺灣視界 Island Insight」。對內,健康的民主國家需要強大的公民社會作為支撐,因此必須持續深化公共議題的討論;對外,臺灣需要更多人長期在國際舞臺上發聲,以堅定而清晰的姿態,參與戰略格局的形成。
跨越不同領域,我一直保有同樣的核心關懷:如何讓更多人生活得更好。從小參與數學競賽,高中進入物理實驗室研究磁性薄膜,之後在大學選擇了經濟與法律;早期我關注的是科學應用如何提升生活水準,如今則更關注如何讓人們能有尊嚴地、自由地活。
讓更多人能有尊嚴地、自由地活;讓臺灣在動盪的世界裡擁有選擇的自由與韌性。
這是我想投入的未來。
臺灣視界 Island Insight 的起點很簡單:從臺灣的視角,書寫我們所身處的國際與在地脈絡。這是一個寫作平台,也是一個持續對話的場域。
在這裡,文章關注的焦點包括:
• 國家安全與戰略:面對中共的擴張野心,臺灣與盟友如何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• 經濟與產業政策:從半導體供應鏈到能源轉型,理解臺灣與全球經濟的互動。
• 政治制度與治理:制度如何在衝突中被改寫,又如何回應社會與個人的發展。
• 社會韌性與公民參與:民主社會如何在軍事與政治的壓力下持續進步。
臺灣並不是孤立的島嶼,我們緊緊鑲嵌在國際政治、經濟的結構之中。因此,臺灣不只需要了解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,更必須參與進這場戰略重構,以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。
臺灣視界 Island Insight 試圖提供的不是一個結論,而是一個過程。它存在的目的,是希望邀請更多人參與這場尚未完成的對話。